femtochina

大唐移动TD-LTE立体组网方案
时间:2012-06-07 15:3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自2010年底工信部批复同意TD-LTE规模试验方案以来,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稳步推进TD-LTE网络建设和部署。2012年,中国移动不仅按照计划完成规模试验网二阶段测试,还将继续扩大TD-LTE规模试验网的建设,在原有六个城市的基础上新增到10+3个试验城市,使TD-LTE规模试验扩增至13个城市。按照计划,中国移动今年将在试验城市新建超过2万个TD-LTE基站。这一数字将远远超过去年的1000多个。

  大唐移动作为TD-LTE技术和市场的领先者,不仅顺利完成了TD-LTE一阶段测试,总结出有利于后续LTE建网的测试结果和成熟方案。并且于今年5月首批完成了二阶段测试,成功承建北京TD-LTE演示网,可以说,大唐移动助力中国移动稳步推进TD-LTE的商用成熟。在TD-LTE组网方案中,大唐移动提出了立体化组网解决方案,助力中国移动构建无处不在的TD-LTE无线网络。

  1、大唐移动TD-LTE立体化组网方案

  从目前来看,无线数据业务已经成为中国移动主营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无线数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增长。但众所周知,无线数据网络往往是分布不均匀的,如果采用水平的网络架构建设,根本无法满足复杂的业务分布。大唐移动针对TD-LTE覆盖及容量需求,提出了TD-LTE立体化组网方案,简单概括就是分层组网,配合系列化产品设计,可以做到规划灵活、容量灵活,部署灵活。

  立体化组网方案源自蜂窝网络结构,蜂窝网从物理意义上讲分为水平与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是指蜂窝架构,主要包括同异频组网、站间距、重叠覆盖等要素。垂直结构是指网络的分层架构,主要取决于无线系统的多址方式。

  大唐移动提出的TD-LTE立体化组网方案,分为覆盖层和容量层。覆盖层主要满足无线覆盖需求,由具备站址建设条件、易于安装维护的宏站站点来实现;容量层主要在覆盖层下,利用宏蜂窝小区提供基础网络,针对高业务容量需求的热点区域,使用微蜂窝、微微蜂窝、家庭基站等增加小区深度覆盖、增加网络容量、提升用户感知等。此类站点由微站、Pico基站以及Femto等基站类型来实现,在站点协调困难、部署困难的地点安装。

  在TD-LTE网络建设初期,为了满足TD-LTE网络的可用性和功能性,中国移动通过TD-S基站升级或者新建基站设备,实现覆盖层的建设。但随着TD-LTE产业化的推进,满足用户高速数据需求将成为中国移动考虑的重点,容量层的网络建设也将成为关键。大唐移动在覆盖层网络建设提供了TD-SCDMA向TD-LTE平滑演进方案,利用TD-SCDMA成熟网络实现TD-LTE覆盖层的建设。大唐移动还在2011年业界首推TD-LTE一体化基站产品,在容量层的基站产品形态和未来演进方面也做了充分研究。除此之外,大唐移动还针对特殊场景高速公路组网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完全满足TD-LTE立体化组网的需求。

  2、大唐移动TD-SCDMA向TD-LTE平滑演进方案

  2010年,大唐移动推出了覆盖F、E、D的全频段系列化的TD-LTE产品,包括8通道室外单双频RRU和双通道室内RRU,能够满足 TD-LTE 各种应用场景的组网需求,组网更加灵活。同时已在现网部署的TD-SCDMA 产品支持平滑演进升级,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要实现TD-SCDMA系统向TD-LTE系统的平滑演进,具备同时支持这两种模式的共平台产品是实现基础。在设计伊始,大唐移动的eNodeB基站产品即采用了TD-SCDMA与TD-LTE共平台的解决方案,TD-SCDMA系统平台可以通过转模或者共模的方式支持TD-LTE。

  2012年3至4月,大唐移动在某地开展并顺利完成了现网TD-SCDMA设备升级支持TD-LTE的外场测试,测试区域共包括19个基站,实现了外场连片覆盖区域测试。

  通过本次某地TD-SCDMA&TD-LTE双模规模测试验证,大唐移动TD-SCDMA现网设备可以升级向TD-LTE平滑演进,可以升级支持TD-SCDMA&TD-LTE两种模式同时运行,升级不会影响TD-SCDMA现网性能,且升级后的TD-LTE网络性能可满足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预商用及未来商用的组网和性能要求,完全符合中国移动后续部署TD-LTE网络的需求。

  3、一体化基站产品

  大唐移动提供的一体化基站EBS5132D,可以用于室外和室内应用。可以支持1个20M的2*2MIMO小区。EBS5132D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成本低、安装灵活的特点,典型场景典型特征是“无需机房+小容量”。适用于无机房环境、容量适中的密集城区覆盖,以及特殊场景交通沿线、边际网等覆盖。

 

  EBS5132D支持频段为2575~2615MHz,机箱净重小于15kg,设备容量小于15L。外观如图1所示。

一体化基站EBS5132D产品实物图

 

一体化基站EBS5132D产品实物图

 

  一体化基站的灵活部署还体现在工程安装方面,其可以安装条件的不同,支持抱杆、挂墙和灯杆安装方式,并且支持小型化天线的一体化安装,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安装的便利性。

一体化基站安装方式示意图

 

一体化基站安装方式示意图

  总体来说,一体化基站具备集成度高、适应性强、灵活部署的特点,适应运营商容量层部署的要求。除了容量层数据热点的覆盖需求,一体化基站还可以应用在交通沿线、边际网、小区分布式等特殊场景要求。

 

  大唐移动不仅在业内首先推出一体化基站产品,还在南京TD-LTE试验网首次对微站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

一体化基站EBS5132D产品实物图

 

楼宇1 楼宇2

  4、一体化基站测试场景

  1、使用一体化基站产品补热、补盲效果明显,对小区吞吐量有较大提升;

  2、使用一体化基站产品,可以大大降低选址和安装难度的,同时覆盖的改善效果也非常明显,可大规模在实际的商用网络中使用。

  4、大唐移动TD-LTE高速公路组网解决方案

  大唐移动在立体化组网解决方案之外,针对特殊场景覆盖也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高速公路组网解决方案就是TD-LTE网络的首创特殊场景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场景面临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频繁切换以及车厢的穿透损耗和阴影衰落。要使TD-LTE系统在高速公路场景能具有很好的无线覆盖和业务体验,必须通过网络规划或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大唐移动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场景的网络规划:

  采用小区合并组网方案,减少小区间的切换和重选;

  在进行高速公路场景组网覆盖时,要尽可能采用低频段进行覆盖。

  进行邻区规划时,每个小区一般只规划两个邻区,减少终端的测量时间,增加切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高速公路场景的关键技术:

  为了抑制多普勒频移以及同频干扰,需要在高速公路场景使用一些关键技术,大唐移动在南京TD-LTE机场高速覆盖时采用了线性插值算法来补偿频偏。

  南京TD-LTE规模试验网中采用大唐移动的系统设备,已经全部支持时域线性插值算法,在高速公路的实验中性能稳定。

  高速公路场景TD-LTE网络优化:

  工程优化:调整天线方向角和天线下倾角,以及调整发射功率来达到优化网络覆盖RSRP和SINR的目的;

  无线参数优化:通过调整算法、测量、业务等无线参数设置达到优化网络覆盖和业务性能的目的。

  大唐移动高速公路解决方案也在南京TD-LTE试验网得到了验证,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有40多个站点,采用大唐移动高速公路综合解决方案,基站大部分选择与2G、3G共址的建设方式。试验网正式测试时选择覆盖较为连续的10个小区作为测试区域,

  通过对高速场景的性能测试,验证了TD-LTE在高速公路组网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

  TD-LTE系统可以在高速公路场景(120km/h速度)正常工作;

  测试中大唐基站开启了高速算法,对信道估计进行了线性插值,终端和系统的现有实现可以满足高速公路场景下的解调性能需求;

  网络的KPI性能测试结果,切换成功率、建立成功率都大于95%,可以达到组网要求;

  2012年5月,在世界电信日到来之际,江苏移动在机场高速进行了TD-LTE的业务体验。机场高速TD-LTE业务主要通过在机场大巴上安装CPE,将TD-LTE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用户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通过WIFI接入LTE网络,提前免费在机场大巴上享受LTE高速宽带业务体验。

  在实际多用户接入体验情况下,小区下行吞吐量可达20Mbps,单用户下行吞吐量1Mbps以上,视频流播放顺畅。大唐移动高速公路解决方案得到了最真实的验证。

  5、结束语

  随着TD-LTE网络在全球的部署,TD-LTE的覆盖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只有提供完善、全面的立体覆盖方案,TD-LTE才能真正走向全面商用。大唐移动立体化组网解决方案,从覆盖层、容量层以及特殊场景覆盖多个层面对TD-LTE网络组网进行全面考虑,助力中国移动构建无处不在的TD-LTE无线网络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用户中心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

  • 查看详情calvinwang

    NSN就是Airvana的集成商。虽然投标的是NSN,但其实FAP用的是Airvana的。据说在联通的测试中表现也不是很好。现在部署的省份不是华为

  • 查看详情ynxiang

    nsn干吗去了?

  • 查看详情neal

    ding

  • 查看详情haimin

    我也在想其实地铁的收报纸的人也是很辛苦。 让发行的人收回去做善款, 和让地铁收报纸的人收了其实本质上没有不同, 这一点蝇

  • 查看详情haimin

    欢迎!欢迎!

  • 查看详情calvinwang

    热烈欢迎雷博士!

  • 查看详情neal

    我同意,而且基本无法实现就是不清楚femto-femto硬切的掉话率会如何

  • 查看详情neal

    应该比无线路由器更简单我原来用CMCC的光纤入户,用无线路由器拨号还挺麻烦的需要安装第三方软件

  • 查看详情femtoceller

    像无线路由器那样卖给签约用户自行安装。

  • 查看详情femtoceller

    软切换没必要。

  • 查看详情neal

    经过分析得知:1、从技术角度考虑,不同制式的运营商很难实现femto的共享;2、以中国为例,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分别使用CMCC/

  • 查看详情neal

    我是Continuous Computing中国区销售Jeff,可以联系我在jeff.wei@ccpu.com或公司电话+86-755-2663-0888,在此正解一下:1,我们暂时是没有基

  • 查看详情neal

    从biz model上,我觉得公用的难度比较大. 运营商通过部署femto,希望能吸引用户更多地使用自己的网络资源,享受更多的增值业务.另一方

  • 查看详情neal

    嗯,legacy UE和legacy CN的情况更复杂,呵呵TS 25.467里也有描述.

  • 查看详情neal

    你说的不错,协议确实是这样写的,但前提是核心网和手机必须升级到R9。现实是很多核心网还是R99,所以目前商用的产品其实很多

  • 查看详情neal

    安全网关目前的作用是为S1和Iuh口提供基于IPSec的安全保证.如果黑客侵入了Femto,就有可能发送攻击,IPSec可能无法防止.关于ACL, 在3G和

  • 查看详情neal

    我觉得你的问题提得很好! 但是目前标准上不考虑支持软切换.Femto to femto切换是在解决了macro to femto切换后才开始讨论的. macro to fem

  • 查看详情neal

    Femto GW前面还会有一个安全网关。安全网关应该承担起入侵检测,防止攻击的作用。这方面我懂得不多,但我想只要能做到攻击的成

  • 查看详情neal

    国内做femto的厂家其实还是不少的。HW、烽火、新邮通、飞烽、博威...芯片肯定是用的别人的咯(HW可能用的是海思的)。用别人的芯

  • 查看详情neal

    就我所知道的,欧洲和北美的运营商基本上都是让用户自己安装的。不确定日本的情况,因为日本的法律规定普通用户不得操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