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正文

小基站范围的扩展

作者:admin 2014-09-09 13:53 点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基站”这个词表达的的范围和复杂度正在被扭曲和拉伸得面目全非。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产业可以对这个现象做些什么?
小基站是从早期的住宅型的毫微微蜂窝产品演变而来的,而Femto论坛是伴随着以下定义被提出的:
- 低功率无线接入点
- 工作在允许的频谱
- 使用移动技术
- 生成覆盖面积和容量
- 覆盖网络级回程线路
- 价格低
- 由运营商全面管理
- 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
 
小基站范围已逐渐演变为包括各种不同的技术
 
- 无线接入点:与传统的蜂窝基站不同,现在的小基站范围已经包括了中继器,中继器提高了建筑内的覆盖面,特别是在有线宽带无效的边缘地区。像Nextivity的Cel-Fi这样的产品,都包含在名为“企业小基站替代解决方案”的小基站论坛文件里了。

- 更高的RF功率:设计射频功率超过1W的产品是一个与众不同且很困难的任务。有些厂商指定他们的小基站功率高达5W,甚至有过功率高达20W的。

- 未经许可的频谱使用Wi-Fi:独立的Wi-Fi接入点不包含在小基站的范围内,但运营商级的Wi-Fi通常被认为是3G和LTE小基站的一个整体功能。各种对更紧密的整合包括LTE-U(在未经许可的频谱范围内使用LTE)和使用Hotsopt2.0的Wi-Fi无缝漫游的建议。

- 分布式天线系统和Cloud RAN:需要大宽带处理的地方是随机的,无论是大型建筑的中央控制器,还是靠近宏基站的边远地区。今天的产品需要专门的布线来做回程,一种深色纤维专用的六类布线的东西,而不是“网络级回程”。

- 低廉的价格:产品的完美实现是以SoC和软件的投资为代价的。TCO(总拥有成本)对很多室内使用案例来说是很合适的,而城市小基站部署需要包含更多的费用(场地租金,回程,部署)。
 
小基站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部分都需要产品具备更大的覆盖面和容量,完全由移动运营商管理,使用如SON(自组织网络)这样的高水平自动管理软件。如果想包含Hotsopt 2.0的漫游Wi-Fi,漫游合作伙伴的非移动技术增强了传统的蜂窝服务,即使是Wi-Fi这样曾经被视为是小基站的竞争技术也被包含在了小基站的范围内。
最近的分析师评论已经建议运营商需要采用一种混合不同技术的方案。这不再是宏基站和小基站两者之间的战斗,而是一个更复杂的集合。在这个集合里,每种产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分析师认为,经过这几年的对LTE的巨额投资,特别是在北美和中国,我们可以预料到为了调节发展速度,运营商将把投资转移到其它领域。短期内在LTE和Wi-Fi-流量卸载上的焦点将以各种其它形式转移到小基站上。
 
尽管小基站的范围在不断的演进。但是有一些原则是颠扑不破的。实现设备更好的覆盖和更强的能力需要比以前更多的天线。这些天线包括从直接与小基站相连的天线到被DAS系统所使用的天线。一些可能甚至包括那些被较大的基站塔使用的MIMO天线阵列——这些塔被称为超基站建筑。
产业也普遍意识到,自我配置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使任何异构网络发挥作用所必需的。这包括强大的SON软件,它将会从产品供应商和第三方SON专业公司的混合形式中继续进化。
 

对小基站额外的需求

- 多运营商的能力需求:运营商对站点共享的更大的接受能力正延伸到小基站的基础设施。运营商们询问他们怎样可以最好地分享一个小基站部署的成本,无论是室内的还是室外的。这对于规模较小的安装来说是不明显的,比如在家里或者在小的办公室里。也有人对单一的操作方案有争议,这个操作方案中本地的小基站控制器可以提供额外的服务来构成差别。

- 与Wi-Fi更紧密的整合:随着Wi-Fi的继续进化,通过Hot Spot2.0实现无缝漫游,使用Wi-Gig实现千兆下载速率,小基站已经将这种能力变成为了一种几乎是标准的特征。简单的包含无线接口已经远远不够——这需要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可以积极管理Wi-Fi的使用达到从所有可用的资源中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质量,而不是现在经常不得不使用的“盲切换”。

- 可扩展的部署和记录过程:除了自动发货和配置系统,运营商需要使用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可以用跟相比今天大大提高了的速度来对部署进行监督。这也需要每个小基站的确切位置的信息来处理小基站的移动和状态变化、故障、维修和升级。许多方面都可以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整个部署过程的自动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基站技术范围的扩张带来的商业因素的考量
 
当考虑选择哪个技术时,关键的商业因素包括:

- 时间:改变花费时间。思科VNI和类似的通信量预测强调了这几年所需要的巨大的容量增长。采用新工艺和程序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这还是在大量部署就位之前。一些运营商可能会不得不租赁其他运营商的资产来实现快速的部署,或者采用花费更高的代价使用漫游/网络共享上的短期政策。落后的运营商由于不能提供良好的覆盖率和容量的运营商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收入/市场份额的损失。

- 成本:成本从来都不可能等到它出现才简单决定。它必须包含完整的总拥有成本,考虑长期的折旧以及对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对于一些技术选择来说,早期的使用者可能会看到更高的初始成本,但将会学到最多,而且随着技术的成熟,他们将会更加清楚如何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对于某些应用场景,比如体育场,为了维护品牌形象高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 收入:很多运营商已经指出,他们从部署额外的设备中几乎没有看到额外的收入。业务需要平衡成本和收入,包括通过改变市场份额所带来的对增加/减少收入的影响。毫无疑问的是,要在更低的成本下获得更高的收入。

- 风险:大部分人会更愿意通过现有供应商的解决方案和缓慢地进化现有的产品从而承担更低的风险。虽然这可能风险更低,但这会导致思维的局限。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查看评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