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Cell论坛主席Andy专访
陈述部分:
小型蜂窝(Small Cell)论坛有以下三个目标。首先是市场教育,我们出席这类的会议是为了加深该产业对小型蜂窝(Small Cell)领域的了解。其次是推广大规模应用,如今论坛已经设立几个技术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小型蜂窝(Small Cell)的相关问题,并将有关研究结果汇报给其他产业成员。最后一个目标是市场整体环境的开发。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市场由芯片供应商、进接器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组成,只有尽可能地统筹规划、群策群力,才能为其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今年,小型蜂窝技术在业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据表明,进接器的销售量高达400万台。事实上,今年小型蜂窝在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布量有望超过宏蜂窝。去年全球小型蜂窝的发布量仅超出3G 基站的数量。而今年,其数目会比所有基站的总和还要多。之前的预测显示,小蜂窝将在2016年占据所有站点的90% ,这将是移动网络的一项重大变化。
我们已经目睹了该行业的发展过程,两年前,家庭基站技术(Femto Cell)雄踞市场,去年,其市场占有率下降到1/3,而就在今年二月份,“家庭基站论坛”(Femto Forum)宣布更名为“小型蜂窝论坛”(Small Cell Forum),以此反映除了室内家庭基站外,我们的关注点还包括企业Picocell,城市metrocell以及现代microcell等各种户外小型蜂窝技术。
这也见证了我们从家用化、个人化蜂窝技术到更为开放的公用型蜂窝技术的转变。
另外,运营商的数目也在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已有41家全球移动通信运营商在23个国家运作。
一些运营商发展成绩斐然。例如,美国的斯普林特(Sprint)建立了900,000个基站,日本软银(Softbank)的基站数目超过120,000,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基站数超过600,000台,英国沃达丰(Vodafone)也成立了成千上万个基站,其范围不仅覆盖英国,而且覆盖了超过六个国家的通信市场,其中包括希腊、西班牙、澳大利亚、爱尔兰、英格兰等。
提问部分:
Q1: 论坛为什么由“家庭基站论坛”(Femto Cell) 改名成“小型蜂窝论坛”(Small Cell)?
Mr. Andy Germano: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当人们听到“家庭基站”(Femto Cell)这个名字时,第一时间想到家用场景,但后来该技术扩展到各种站址形态,简化了部署,并降低了成本,被广泛用于企业picocell、城市metrocell、和现代microcell以及乡村区域。“家庭基站”这个名称只能让人们联想到家用产品,而我们需要一个含义更为宽泛的名称。这就是我们改名的主要原因。这项技术正不断延伸到其他领域,我们更改论坛的名称是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
Q2: 明年小型蜂窝论坛(Small Cell Forum)的侧重点是什么?
大家知道,成功来源于努力。此次论坛的侧重点在于如何实现开放存取,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正如前两天在会议上的许多讨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些都将推动网络的发展,并为我们的论坛提供新的工作内容。
目前,我们的关注重点是回传领域。小型蜂窝技术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建立连接,尤其是在户外范围。 在拥有LTE基站的前提下,许多区域LTE字节数为下行100Mb,上行50Mb。此时就需要更高的回传来支持通信线路。对于住宅区域,我们只需数字用户线(DSL)或者电缆调制解调器即可,几兆字节足以供住宅用户使用。然而现在,回传技术有望成为更好的选择。诚然,宏对象足以支持LTE,但其基站覆盖范围不广。所以我们需要其他的解决方案,例如点到点微回传等不同的回传方案。
另外一个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将小型蜂窝技术从家庭场景扩展到企业基站中。企业基站的运用不止是IP PBX那么简单。当我们将小型蜂窝技术从家用扩展到商场等公共区域使用时,其与城域网的交互随之增多。在室内环境下,小型蜂窝技术与外界网络是隔绝的。然而,当被运用到企业picocell或者城市metrocell时,小型蜂窝技术需要有更好的性能以支撑移动性及通信量。
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Wifi。关于电信级Wifi和数据上传我们听说过很多。不久前,我们发布了一个白皮书,展示小型蜂窝技术带来了用户体验的巨大提升,通过微蜂窝在移动网络热点区域上传数据,只需增加几个小型基站便可提升300%的上传速度,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从用户到宏蜂窝的上传流量,这样一来,每个用户的速率都得以提升。小型基站用户的传输速率增强,因为其数据体验提升了,而微蜂窝用户的传输速率增强是因为减少了该热点区域的庞大数据用户。宏蜂窝用户的传输速率提升300%,而小型基站的用户传输速率则能提升500%。这对于我们意义非凡。不过我们目前仍在改进Wifi。大部分通信公司开始着手Wifi,当前情势迫在眉睫,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机使得数据流量大增,Wifi成本不高,部署简单,其问题在于Wifi难以控制。刚才有个展示中提到,一个人在家里装有Wifi,他的左右邻里就能共用这个Wifi,此时网络就会非常拥堵,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Wifi很流畅,有的时候又很慢的原因。移动通信运营商迫切需要如何管理用户体验。用户每个月付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如果他们用WIFI频繁上传文件,网络就会很卡。而集成小型蜂窝(Small Cell) WIFI可以让上网速度更加流畅。这次我从美国飞到中国,手机一开机就收到了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欢迎来到中国”。我能收发短信,可以打接电话。 但有时候,我们使用WIFI常常要登录,要输入账号密码,步骤很繁琐。而如果使用移动网络就不需要这么多步骤,账号和默认系统都会自动设置。由此发现,我们可以采用小型蜂窝技术完善当前WIFI。
此外,我们还关注智能卸载技术。如果网络状况良好、不拥堵,WIFI 确实很好用,也很适合浏览装载大型文件的网页,但是WIFI不适合使用语音电话,3G网络却可以,同时WIFI和3G网络都不适合视频流传输,而LTE却完全可以胜任。智能卸载指的是合成技术网络,例如异构网络(Hetnet). 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如何让网络更加智能。这样一来,网络可以自动配置,不需要用户选择浏览模式,只需根据数据类型就可以自动选择LTE, WIFI 或者3G网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其为智能卸载的原因。也就是将小型蜂窝技术和WIFI结合起来。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下此次峰会关注的其他领域。当前,我们正致力于业务发行,应用编程以及开发者社区接口,开发人员从而可以编写统一的应用程序,例如用于家用化小型蜂窝技术,以及连通家庭、智能能源以及企业的技术,这样一来用户可以传输声音、视频、通话等多种业务数据。一旦将小型蜂窝技术(small cell)运用于手机,用户便可以使用购物应用程序找到商户的精确位置,诸如此类。
第二大备受关注的问题是乡村范围的应用。我们参加过许多有关救灾服务的陈述,日本软银通过小型蜂窝技术为地震后地日本提供应急服务,同样该技术还应用于泰国的抗洪抢险。这也是我们关注的第二大领域。最后我们也希望促进供应商与赞助商之间的联系,加强合作。 此外,我们还关注以下三大领域。
Q3: 从论坛和运营后及设备厂商沟通的情况来看,未来在LTE时代,Small Cell会扮演怎么样的角色?
LTE是一项速率高达100Mb的先进技术。物理学理论对频率的范围作出了界定,著名的物理学家也证明了每赫兹字节数目的上限。LTE可以支持5、10、15和20兆赫兹。当LTE数据传输率很大的时候,信号调制的速率同样很大,而高速率的信号调制并不通用。数据传输速率越大,用户体验越接近小型蜂窝技术带来的体验。只有小型蜂窝技术才能带来100Mb的高速用户体验。根据基础物理学对调制技术的定义,LTE的峰值速率几乎已经达到小型蜂窝技术。随着小型蜂窝技术越来越先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大家也许都有过使用WIFI的经验,通常离接入点越近,网络速度越快。使用LTE时,离住宅或者办公区越远,传输的速率同样会减小。大家也许以为,既然LTE是100Mb的高速技术,那我们的上网速率就一定会达到100Mb。其实不然,如果在网络覆盖范围有100个人使用网络的话,那么实际上每个人的上网速率只有1Mb,那么如果是1000个人呢,那结果就更不乐观了。而小型蜂窝技术让高速率数据传输成为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卸载这项技术备受关注的原因。移动通信公司正不断拓宽网络覆盖范围,这样一来通信商可以更好地运作LTE服务。当用户在某区域同时使用网络时,如果有五个人频繁使用数据,那么几百兆字节会由这五个人平分,即使有20个人在使用网络,也只是这五个人真正平分网络流量。然而在热点区域,比如在大学里,许多人用Facebook,看视频,使用各种应用程序,通常宏蜂窝网络的流量只能供几个用户使用,这时就需要LTE在热点区域运用小型蜂窝技术,从而保证该区域用户的网络使用。
运营商转向小型蜂窝技术的重要原因是成本。在小型蜂窝技术之前,宏蜂窝网络独占鳌头。 当许多用户使用网络时,网络的负荷和容量平分给每个用户。此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蜂窝位置的确立。事实上,无论如何选择蜂窝位置都无法真正解决流量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信号塔的高度以及宏蜂窝建立的高额成本。现如今,我们可以在热点区域运用小蜂窝技术,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成本大大降低。
Q4:中国的运营商也提到,实际上没有针对Small Cell 另收费的模式,大部分Small Cell的真正作用在于留住原有客户。您如何看待Small Cell 的未来的商业模式,国外有没有好的收费模式?
就全球范围来看,Small Cell的商业模式不尽相同。但整体而言,移动用户历来要求移动服务供应商提供良好覆盖范围。如果服务供应商未能达到该需求,用户会转而选择其他供应商。 例如在美国,大约25%的用户反映其服务供应商未能在住宅或者办公区提供良好的覆盖服务。同时,用户转而选择其他服务供应商的首要原因就是因为供应商未能提供良好的覆盖范围,这部分用户高达20%。而要招揽一个新客户,移动运营商大概需要花费250美元的成本,这个数目接近甚至是超过了小型蜂窝技术的成本,而小型蜂窝技术的成本只要100美元。由此可见,为了挽留现有客户,运营商提供小型蜂窝技术十分必要。因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移动通信市场存在覆盖问题。另一部分市场是数据卸载,为超负荷数据用户分配容量的成本巨大。即使对于超大数据用户, 小型蜂窝技术仍然可以高性价比服务。对于移动运营商和用户,这是一项双赢战略。回传是移动运营商的首要运营花费,他们为用户提供卸载设备,用户为运营商提供回传。即使运营商通过支付设备成本从大数据用户中获取卸载以及回传优势,这依然可以称之为双赢。第三个备受关注的商业模式领域是新业务的发布。我们所说的新业务,是指在会上提到的住宅定位,或者幼儿园警报。有些用户业务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例如VIP购物消费,不同的商家会支付相应的业务,如住宅用户支付监控费用以及能源管理费用等。这样一来,这些收入有助于弥补设备花费。来源于数据卸载、网络服务和新业务的良覆盖、高留客率以及强回传优势,这三大因素将推动该模式的发展。此外,我们还考虑一个影响网络扩张成本差异的重要方面。刚才提到了蜂窝分割,其花费成本很高。巧妙的蜂窝技术配置会引起相应的成本差异,包括节省开支,网络建造费用以及实际小型蜂窝费用。我们接下来有相应的案例展示其经济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